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

首页

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系列报道•师说(九)

发布于:2020-03-13

k1体育平台网站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——《构成素描》的课程重构

视觉传达教研室  李秦

《构成素描》属于艺术类强操作性课程,实践性非常突出,疫情突发下的线上教学对此类课程提出了巨大挑战。我们在面对这个现实教学困难的同时也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:无论慕课或者直播都只是一种教学工具,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,最重要的是基于限定条件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手段,以及作为教学双方的师生,既利用工具又突破工具束缚,找到最佳路径,完成教与学的目标。

为了达到以上目的,通过深入沟通、调研与测试,学院拟定了《强操作性线上课程实施方案(试行)》和学院《线上教学规范(试行)》,明确指出强操作性课程应该尝试重组教学大纲,将知识点重新打包,并通过调整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体系来适应当下的教学现状。与此同时,在“防疫”这一社会现实下,应该发挥艺术教学的特点,积极主动的参与重大社会事件,以技能、创意、创作来表达k1体育平台网站师生对全社会防控疫情,和对疫情全球化挑战的观察与反思,这无疑也是教学参与现实、现实检验教学的一个最佳契合点。 

 

在《构成素描》的线上教学中,学院以课程为单位,将原来物理教室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大纲、进度安排等,根据线上教学规律进行了调整。将原来部分理论知识点课堂讲解模式,调整为学生自学加讨论为主,强调对艺术规律性的理性认知;将实践部分的写生(占比60%+创作(占比40%)调整为创作(60%+写生(40%),以创作有机调动学生行动的主动性和单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。这一课程调整重点突出了艺术教育在实践中学习的规律,并以相应的评价体系,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,具体评价方式如下:

1.  强调以素描观念的转变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,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课堂辅助资料并进行思考,通过线上会议室进行沟通交流。

2.  强调课程的评价体系是连续评价,以此督促学生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,在教学任务的完成方面要始终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状态,并和之前的学习成果进行连续比对,消解因为时空隔阂产生的学习惰性。

3.  把社会实践引入课堂,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深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。

在全社会因抗疫情而进行远程教育的大背景下,我们主动结合专业特点,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,把“抗疫”创作引进到作业体系,要求每个学生利用已有的创作技能进行实践,这是对所学绘画知识的实践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这场重大的社会事件中去,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专业虽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身处抗疫第一线,但是也有战“疫”的“武器”,那就是我们的作业和作品,这种参与社会大事件的荣誉感一定会激发的学生的创作激情,在这个个过程中产生的作品、获得的经验即是教学成果,也是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。

《构成素描》是第一学期课程的自然延伸,也是一个绘画思维从传统素描向现代素描领域的深刻转变,这种思维转变必须依靠大量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才能得以实现。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,我们有意识的提供了难度较高的课前预习资料,让学生和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结构进行交流与碰撞,学生在困惑与好奇的同时,自然衍生出丰富的讨论话题,这种互动是学生的自觉需求,这样的交流自然也是有效的交流,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逐渐试探的过程中完成对现代素描的感知、理解与接受。与此同时,我们把围绕作业的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,通过网络平台对已完成作业进行评价交流,对未完成作业进行建议性指导,这些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,有力的支撑着师生一起向教学目标前行。

目前从上课的反馈来看,课程的设计与调整有效的消解了网络教学的技术障碍,建立了师生之间的粘度与互动,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。

我们从学生这些令人感动的作业中可以看出,他们克服了网络教学的困难,用自己的专业真诚而深入的参与了这场社会大实践。虽然我们和学生有着时空隔阂,但是我们和学生可以通过“抗疫”这一社会大背景在网络课堂相遇,这种相遇激发出来的对学习的热情和真诚,就是我们意外的收获。